「沙牛清单·笔记术实训营」第2期
【★】每日课程及作业(每天更新)
【★】分享及下载
软件下载
沙牛老师分享
补充学习
【0】课前准备
【0-1】关于「笔记术实训营」
【0-2】笔记术实训营课程表
【0-3】预习工具使用教程
【0-4】一个说明
【0-5】学习手册使用指南
【0-6】作业提交指南和注意事项
【0-7】开营仪式
【1】回顾清单
01【笔记入门】当我们在记笔记时,到底在记什么?
02【笔记入门】你以为这就是记笔记?别搞笑了!
03【笔记工具】工具盘点:你正在使用的笔记工具
04【笔记工具】选择笔记工具的黄金法则
05【笔记工具】最值得推荐的笔记工具
06【笔记方法】怎样才是最高效的笔记方法?
07【笔记方法】学习笔记:记学习笔记时,我们应该记什么?
08【笔记方法】学习笔记:如何高效记录读书笔记?
09【笔记方法】学习笔记:如何高效记录课堂笔记?
10【笔记方法】学习笔记:由点到面的学习笔记
11【笔记工具】清单笔记法工具推荐(上)
12【笔记工具】清单笔记法工具推荐(下)
13【笔记思维】如何通过笔记高效学习?
14【笔记方法】思考笔记:一页笔记,全面分解复杂问题
15【笔记方法】思考笔记:一分钟,解决一个问题
16【笔记思维】让思考笔记,成为习惯的一部分
17【笔记工具】快速记录的工具组合
18【笔记思维】如何高效管理大量笔记
19【笔记方法】信息笔记的知识管理
20【笔记方法】知识笔记的知识管理
21【笔记方法】深度知识笔记的知识管理
22【笔记方法】跟踪笔记:追踪有价值的线索
23【选修-笔记方法】子弹笔记:最简单易行的手写笔记体系
24【笔记方法】卡片笔记法:建立知识的网络
25【笔记工具】运用Obsidian,实践卡片笔记法
26【笔记思维】笔记的基础,是结构!
27【笔记思维】笔记的重点,是逻辑!
28【笔记思维】一堂课,掌握上百种笔记方法!
29【笔记方法】快速成长,从复盘笔记开始
30【笔记思维】建立自己的笔记系统
20240111 笔记术实训营 第二期 结营
【2】优秀作业
Day1优秀作业
Day2优秀作业
Day3优秀作业
Day4优秀作业
Day6优秀作业
Day7优秀作业
Day8优秀作业
Day9优秀作业
Day12优秀作业
Day13优秀作业
Day14优秀作业
Day15优秀作业
Day16优秀作业
Day17优秀作业
Day18优秀作业
Day19优秀作业
Day20优秀作业
Day21优秀作业
Day22优秀作业
Day24优秀作业
Day26优秀作业
Day27优秀作业
Day28优秀作业
复盘作业(全部作业)
【3】答疑和讨论
1.关于逻辑主线的问题(fighter小安)
2. 关于清单笔记的问题(创业不创业)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Day1优秀作业
作业示例 Day1-No.5-凤玲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会议笔记、听课笔记、思考笔记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听课笔记和会议笔记在团体复盘时会翻一翻,过后再现性基本无,目前思考笔记最让自己头疼的,难以下手,甚至写下问题都没有直面回答,在大脑了启动了思考脑,反射脑,存储脑,想是想了很多,但是最终没有记录 ——遇到的问题:思考和反思之类的笔记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没有整理笔记的习惯 ------------ Day1-No.6-零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读书笔记、听课笔记、灵感笔记(想做却从没做过的反思+错题笔记)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几乎全都不会,灵感笔记是重灾区,每次拿个小纸片或者建一个txt或者在讯飞语记或者录音写完,都没有整理,堆满软件/电脑桌面,还要某天c盘占满了,花大力气把它们分类丢到合适的文档里,然后就累的根本不想再整了,不了了之,写下来的灵感和人设、读书记录的设定,写故事里几乎一点都没用到,还是想到哪写到哪,当下硬凑一些故事,之前花的时间精力,结果一点忙也没帮上。 ——遇到的问题:激情记录灵感,打入冷宫再也不听不看不整理,放在那里还碍眼,影响心情。每次记完笔记就感觉累死了,当下根本不想再整理。也没有合适的归档办法,纸质笔记就东记一点西记一点,然后找不到,电子笔记就每次随便一个命名开个文档,写完就吃灰,就算有想法打开整理,只言片语根本不知道当时记它干嘛,又舍不得删,就堆成垃圾山。不怎么做读书笔记,随便写一点,日后也不会看,这个还是达到了某种内心平衡,不花时间、不管收获、心安理得,但是……几乎什么都记不住用不了,导致花在学习上的巨大时间有点浪费。 ------------ Day1-No.8-77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1. 读书笔记 2. 课堂笔记 3. 思维大纲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1. 笔记做完没看过 2. 笔记没有逻辑,比较零碎,什么都记录 3. 怕错过信息于是什么都记录,导致重点不清晰 (3)遇到的问题: 太零碎无逻辑无法快速找到想找的要点 ------------ Day1-No.10-小火柴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1.1阅读笔记 1.2思考笔记 1.3课程学习笔记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2.1.1阅读笔记,基本以摘抄为主,再现性0 2.1.2思考笔记,会随着思路变化不断更新,思考完成后只会在刻意需要时会翻阅,再现性30 2.1.3课程学习笔记,会不断进行整理,随时翻阅,再现性90 2.2.1遇到的问题:各种类型的笔记记录后的,内容的关联和链接能力比较差,纸质笔记保存和查找不方便,电子笔记检索不全面 ------------ Day1-No.11-力行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 课程学习笔记 - 读书笔记 - 复盘笔记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 没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 课程笔记:跟着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老师讲啥记啥,没有自己的思路,记完了就当作这一节课学完了,日后很少去看。总想着先记录下来课下再去整理,从来没有整理过。 读书笔记:基本只有对金句的划线,偶尔写几个字记录下感悟,但也是只存在于书本上,没有整理成自己的内容。过后就不再看了 复盘笔记:算是日记吧,之前将每日复盘笔记与日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记着记着发现太繁琐了,启动成本太高,很难坚持下去 - 遇到的问题 问题1:不知道记录什么,不知道怎么记 问题2:没有对笔记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即便是偶尔记了,日后也不一定能找到。 问题3:很少回顾,记过就忘 ------------ Day1-No.13-爱吃土豆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1.1 专业书籍学习笔记 1.2 听课笔记 1.3 素材电子笔记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2.1.1 专业书籍学习笔记:未达到目标,在学习时直接在a4纸上写写画画,会有思考笔记,也列思维导图,但记完之后也不会看,过段时间不复习当时记笔记时很清晰的思路逻辑很快又忘记了。 2.1.2 听课笔记:未达到目标,笔记比较凌乱,每次听完课后都要重新整理笔记,费时较多,而且总想着怎么整理笔记好看,本末倒置 2.1.3 素材电子笔记:素材很多,因为不知道怎么分类,每次想整理的时候觉得很头疼,整理到一半就放弃,也基本不怎么看 2.2.1遇到的问题:没有系统的笔记思维,笔记内容都是零碎的思考,记完之后也不会再看 ------------ Day1-No.16-小薏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1.1 阅读笔记 1.2 错题笔记 1.3 素材笔记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2.1.1 阅读笔记:未达到目标。只会在书上划或写些心得,不会在笔记本上记录。因为理不出结构,无从下手。记完之后也很少去看,过段时间阅读内容也容易遗忘。 2.1.2 错题笔记: 未达到目标。只会罗列错题,无法分类。每次复习用处不大。 2.1.3 素材笔记:未达到目标。因为不知道怎么分类,比较凌乱,无从整理。除非用到,否则基本不看。 (3)遇到的问题:没有系统的笔记思维,笔记内容都是零碎的思考,记完之后也不会再看。 ------------ Day1-No.24-低调L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1.在日常的时候,工作和生活状态会用浮墨笔记来记一下当下的灵感。 2.在电子阅读的状况下,会用微信读书和纸间书摘记录读书的划线以及笔记。 3.重点阅读的纸质书会用方格本来形成清单笔记,然后会进行整理,内容片段和延展的内容,会记入浮墨笔记。系统的输出和知识森林的形成会统计入Obsidian。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以前我对于读书笔记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笔记的在线性是为零的。这个是我的知识管理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短板,是在系统的学习了一些老师的课程和参加了一些实训营以后,我发现了这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现在我在有意识的用知识管理的系统来解决,首先我把我的笔记分成了几个维度,包括计时的笔记,包括我的读书笔记,包括我的行程的一料管理和工作知识的一些系统。我会有意识的使用不同的工具,以不同的节奏来整理,把这个也当成一种强制性的回想和知识再链接。 这个过程是从国庆放假才开始,所以坚持了还不算特别长的时间,但已经有一些比较显著的效果了,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至于如何改进,它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作业 Day1-No.40-千千晚星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1.课堂笔记 2.读书笔记 3.闪念笔记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1.记课堂笔记之前会过分纠结介质问题。在记在课本上、记电子手写笔记gn、记纸质笔记本之间徘徊。记录过程中思维搭建仍然不清晰。再现性40%左右 2.读书笔记:文学作品多在微信读书上划线,摘录为小卡片,存在flomo中,再现性很小,约10%;专业书、工具书则用幕布,边读边搭思维导图,但会出现思维导图也非常宏大,难以查找的问题,再现性50%。 3.闪念笔记:flomo记录灵感,多数为被动再现,再现性30% ------------ Day1-No.41-十凌云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读书 ——网课 ——思考 ——日记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没有达到再现性,而且翻看以前写的笔记时总是担心记错或记得不全,经常会把这部分课程重新听一遍。 ——思考笔记通常都是写完,梳理完之后就扔掉了(纸质笔记),没有保存过,也不太清楚保存的好处是什么。 ——减体重时会记录每天的饮食,用Ob的模板功能记录了1个月,最近感觉这样记录有些繁琐,目前还没想到怎么优化 ------------ Day1-No.45-JI_Daii (1)列出三个你最主要的笔记场景? 这里的笔记定义的范围还是太大,姑且认为是非强制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记录下来的,有意义的东西。 ——阅读笔记:非专业知识笔记,包括生活实用技巧,为人处事道理,方法论,比较有意思的见解等 ——学习笔记:学习专业知识的思考和心得(本人研究生) 以上两类笔记主要介质来源: 纸质书类 网络上的文章(知乎,小红书,公众号文章) ——自己的思考,行事准则 前两类还是需要介质(具体材料)的,第三类主要是自己已经内化的知识。包括一些思考和想法,和行事准则,可能类似于日记的形式。 行事准则参考瑞·达利欧的《原则》 一些其他有必要的笔记:1 to do list 2 时间规划表 3 以后有可能用到的信息来源(信息库) 自己对笔记的分类没有基于场景(上课,会议,阅读,工作),感觉场景很杂,可能按照主题来说对自己更合适。 (2)这些场景下的笔记,你有达到再现性的目标吗?写下遇到的问题。 实话说,因为想要的笔记系统太过于的完善,还没有真正下手,一直在想象之中..... 希望能借助老师的几个训练营找到适合自己的完善体系。 一个直观感受: 原本是一团浆糊,对笔记的概念一直停留在想象之中,为了做这份作业被迫思考了下, 逐步清晰了起来。 果然想全是问题,干起来才能找到办法。 不能一味追求完美,先动起来。 几个主要问题: ——笔记软件(基本已经确定了是obsidian),更重要的是怎么组织,如何更有条理(这部分可能是元技能知识管理方面的内容) ——自己主要阅读纸质书,比较排斥电子书(知道有很多优点,但是总是觉得看电子书有种刷手机的感觉,没有成就感)。但是记得笔记主要是电子的。有时候标记一些有意义的段落就比较困难。 目前想的方法是阅读纸质书,做笔记时从电子书上摘抄标记(缺点还很繁琐,耗时间) ——如何高效的链接到互联网的资源(需要一些高效 的效率插件) ——知识量,思考量需要大到什么程度才能让知识之间真正形成有意义的关联。不是简单的双链引用,是各种观点能相互印证,类似于数学那种很严密的。 感觉遥遥无期。
栗子-助教
2023年11月25日 09:39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