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清单·元技能实训营」第6期
【★】每日课程及作业(每天更新)
【★】分享及下载
沙牛老师分享
软件下载
【0】课前准备
【0-1】关于「元技能实训营」
【0-2】元技能实训营课程表
【0-3】预习工具使用教程
【0-4】关于一对一咨询
【0-5】一个说明
【0-6】学习手册使用指南
【0-7】作业提交指南和注意事项
【0-8】开营仪式
【1】知识管理
【1-1】你以为这就是知识管理?别搞笑了!
【1-2】重新认识知识管理
【1-3】知识管理这件事,到底需要做什么
【1-4】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和思路
【1-5】适合大部分人的知识管理工具
【1-6】知识管理神器——Notion(上)
【1-7】知识管理神器——Notion(下)
【1-7】增补——Notion新增功能
【1-8】知识管理神器——Obsidian(上)
【1-9】知识管理神器——Obsidian(下)
【1-9】增补课时:Obsidian新增功能
【1-10】知识管理辅助工具(上):文件管理
【1-11】知识管理辅助工具(中):资料库工具
【1-12】知识管理辅助工具(下):Joplin
【1-13】用Ob学习和写作
【1-14】用Ob计划和复盘
【1-15】obsidian中的深度知识
【1-16】建立知识管理的系统(上)结构
【1-17】建立知识管理的系统(下)规则和流程
【1-18】知识管理再探索
【2】高效学习
【2-1】为什么你的学习效率如此低下
【2-2】六个重塑学习能力的重要思维
【2-3】极简却异常有效的清单学习法
【2-4】建立高效学习系统的目标和思路
【2-5】思维导图 VS 幕布
【2-6】终极记忆神器 ——Anki(上)
【2-7】终极记忆神器——Anki(下)
【2-8】如何通过阅读进行有效学习
【2-9】学习过程中的工具们
【2-10】建立高效学习的系统(上)
【2-11】建立高效学习的系统(下)
【直播录屏】20230908 答疑直播
【3】时间管理
【3-1】为什么你的时间管理老是没用?
【3-2】时间管理这件事,到底需要做什么
【3-3】专注大局——极简的清单时间管理法
【3-4】专注当下——不一样的番茄工作法
【3-5】免费好用的时间管理工具——微软待办
【3-6】时间管理神器——滴答清单(上)
【3-7】时间管理神器——滴答清单(下)
【3-8】时间管理辅助工具
【3-9】建立时间管理的系统
【总结结营】思维、方法和工具
20230919 看板方法分享
20230927 结营直播
【4】优秀作业
Day1优秀作业
Day2优秀作业
Day4-5优秀作业
Day6-7优秀作业
Day8优秀作业
Day9优秀作业
Day10优秀作业
知识管理大作业(全部作业)
Day16优秀作业
Day17优秀作业
Day18优秀作业
Day20优秀作业
Day21优秀作业
高效学习大作业(全部作业)
Day27优秀作业
Day28优秀作业
Day29优秀作业
Day30优秀作业
Day31优秀作业
时间管理大作业(全部作业)
实训营复盘(全部作业)
【5】答疑及讨论
1. 关于第一天作业的思考及回复(kapa)
2. 关于知识的四个象限的问题(shertin)
3. 关于知识库和信息库划分的问题(张易爆)
4. 沙牛老师关于知识管理工具的分享
5. 关于知识库与深度知识库的问题(shertin)
6. 关于知识管理系统的问题(shertin)
7. 关于工具选择的问题(大雨)
8. 关于滴答清单的讨论
9. 学习、阅读笔记模板分享(by 栋)
10. 关于做笔记的几个问题(林金淼)
11. 关于输出工具的问题(shertin)
12. 关于信息库和知识库关联的问题(胡韧)
13. 关于学习和写作的问题(shertin)
14. 关于手写笔记的问题(张易爆)
15. 关于发散思维和回想的问题(shertin)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Day1优秀作业
Day1-No.1-恭喜发财,招财进宝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我目前是把所有笔记都放在同一个工具中🈶仓鼠症的现象,这节课第一次知道了。知识管理的四个限象的分类。挺不错的。继续跟沙牛老师学习,实践一下按四个限象将知识分类管理哦 —— 以前,我认为知识管理就是把资料存放在哪里,把工具当成了存放信息(不是知识)的垃圾箱,缺少了思考、整理、存档的环节,大脑又自欺欺人的认为:存了=会了,所以学了很多却感觉什么也没记住。以后会按规则和流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和信息库。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思考:纸质笔记—用4A方格活页本,A6方格活页本。 学习:Notbility—用来记课堂直播课学习笔记 速记:写字弹笔记管理时间 ,清单。 收集:百度网盘、微信 输出:幕布 ------------ Day1-No.2-周醒 https://pan.sandox.top/s/KQOUk  ------------ 作业示例 Day1-No.3-橙子🍊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 以前 ❌简单认为各种信息的整理叠加,缺乏对使用场景、知识类别进行思考,以及使用流程和规则的思考 ❌过度管理,总是潜心研究知识管理,但却很少投入到真正有产出的事情上。 ——课后,更新的关于知识管理有启发的点 ☝知识管理=知识+管理 知识=信息库+知识库 管理=规则+流程 ☝知识管理不拘泥于一种工具,按它擅长管理的知识类型,进行对应使用。 ☝够用即可,适当管理 ☝只有能够被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信息,才是知识。 ——————————-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元思笔记/微信/cubox:分别处理临时输入的信息、备忘录,好看有用的文章。 —— Obsidian/notion:作为所有输入的知识整理、输出、实践后的图文记录管理。notion重数据库索引,obsidian重实践输出。 —— 百度网盘:存放图片,音频、视频 ❓对于图片管理,暂时没有好的工具,结合课程看看有没有管理图片的好工具。用来解决素材图片存放和使用 ------------ Day1-No.4-茗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 以前 将所有知识全部塞进一个工具中,检索时很混乱,效率低下 花费时间打造笔记,但很少回顾,基本属于心理安慰式笔记(从来不回顾) 没有对知识有划分,不论显性隐性,统统融到一起存放 ——课后,更新的关于知识管理有启发的点 1.不同的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没必要追求一个工具囊括所有功能 2.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但对于中医来讲知识的四个维度我认为可以浓缩为两个维度,即已经熟练掌握的(显性)、需要掌握但还学习的(类隐性)两种,因为临床时不会给你查找资料的机会,必须当下立刻作出诊断。所以将知识分为显性-即已经掌握的部分,但具有遗忘的可能,所以仍需要管理以备复习之用;隐性-看到过,有印象但是临床时不能熟练、甚至完全不能使用的部分,储备为信息库,亟待习得掌握; 3.基于以上,我认为对于中医知识的储存,至少应当分4个部分进行管理 * 自身临床病案的储存,用于回顾,尤其用于患者复诊时对比上一诊的症状; * 方、药、针穴的储存,用于查找(毕竟方药千千万,不可能全部背诵,其中有些部分是已经掌握的,有些部分是尚未掌握但已经梳理过的,是部分信息库和经验库的结合); * 治病理法的疏理,主要来自于自身对各个流派学习之后的总结,即基于自己理解以上的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学,等同于经验库,这里是自己完全掌握的部分; * 尚未梳理的医书、验案等,类似于亟待处理的信息库,其中有些部分需要归纳到方、药、穴库中,有些部分需要抽象到经验库中,有一部分(比如病案,用于找思路用)就留在原地,形成信息库。 ——————————-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印象笔记:仅用于存储自身临床病案,用于患者复诊时对比上一诊症状,其多端同步的特点,能支持多种情况下的使用(比如饭局上也能进行诊病) —— Obsidian:作为方、药、穴,和理法的储存; ——goodnotes:作为梳理医书、验案的中间工具 —— 百度网盘:存放pdf医书、验案 ❓对于方、药、穴,理法梳理,医术保存的管理不佳,目前还是比较混乱的,希望通过学习能打造更加系统的知识管理系统 --- Day1-No.5-77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1.知识分知识库和信息库,信息库里的内容能快速找到就行 2.可以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信息才叫知识 3.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4知识四象限,定位信息目前所处哪个程度 5.管理需要制定规则和流程 对标自己 1.只有1个库,信息和知识掺杂在一起,经常内容找不到 2.规则和流程很欠缺(学了清单思维后这方面改进了不少) 3.错把信息当知识,时间很大程度花费在信息上 4.信息内化程度低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板栗看板:管理碎片化社群内容 Notion:管理各类数据 A4:视频课笔记 幕布:管理框架内容 腾讯云、百度网盘:储存 ------------ Day1-No.7-钛男 见pdf https://pan.sandox.top/s/a3dtL ------------ Day1-No.8-柒柒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首先自己没有整理过自己的知识,要用什么都是临时找(很多重复的内容); 觉得我有的只有乱七八糟的信息库,没有知识库,我的文件夹叫(杂物),啥都往里放。 Ps:老师说要避免工具使用后沉浸在整理环节,但我觉得我首先要培养整理习惯,养成固定的整理模式。 在上课前小番茄助理给了工具课链接,也学完了(想看的内容看完了),关于文件整理部分,老师说要制定自己命名规则,觉得刚好和最近工作上的ISO质量管理可以契合,质量管理手册第一个程序文件就是《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 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公司,现在就是要学习并且打造自己的一个管理体系!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纸质笔记本:想到啥记啥 ,东一本西一本没有一本用完的(突出一个学渣文具多) —— 幕布:一些想学习课本的大纲资料 —— 手机备忘录:记录各种密码 —— flomo:零碎的想法一些记录 —— 百度网盘:存放音频、视频、文件(10T已满) —— Cubox:收集网页 ------------ Day1-No.9-早上好Joe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1. 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以前没有思考过的方向,也适用于各类经验知识的固定。 2. 知识是知识库和信息库的加和,二者的内容和管理方式都应不同。 3. 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规则和流程去管理,以前总想all in one。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浏览器和微信:用来收藏有用的网址。 —— 百度网盘:存放大杂烩资料 ——obsidian:整理学习资料 两个感受: 1. 沙牛老师对知识管理的层层剖分让人有种发现生活中常见现象竟然是新大陆的体验,有点像益智游戏,引导你慢慢深入核心,很有趣。 2. 微信复制前面同学的答案格式,逐行删除的时候会对同学的答案有新的思考,给自己新的启发,所以觉得这种方式很棒。 ------------ Day1-No.10-张易爆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 有用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信息才叫知识。进入收藏夹吃灰还不能算作知识,需要进行合理管理,存放入资料库,能够及时检索 —— 尽管个人还是追崇极简风,总是希望一个工具含有所有功能;但不得不承认沙牛老师提到的“四不像”等弊病。重要的功能分别交给专业的工具管理 —— 迫切想要学习知识管理的规则和流程的建立。感觉自己目前的流程比较冗杂,总是出现不能及时找到经验/资料的情况,或者有相应的流程但是随着知识的积累,流程也自己在调整,慢慢忘记了管理规则… 为了追求完美,总是在这套规则和流程上浪费太多时间,希望可以建立普适规则,卸下perfect的包袱。毕竟能够解决问题的信息才是知识,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路径才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Notes:记录临时思考和想法 —— Zotero/Endnote/MarginNote:文献或书籍随附笔记 —— Obsidian:记录需要长期保存的笔记 —— Typora:团队/个人信息收集 —— 百度网盘:存放音频、视频、文件 ------------ Day1-No.27-晓小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1)知识管理可以拆分为“知识”和"管理“两个关键词,知识主要是指”知识库“和”信息库“,管理是指”规则“和“流程”。 2)使用不同的工具,管理不同类型的知识和信息,不要指望用一两个工具一劳永逸就能实现知识管理。 3)要尽可能少管理,而是建立包含规则和流程的系统。 目前对知识管理的问题: 能做好对信息的归档管理,需要的时候也能快速找到。但比较少将信息提炼成为知识,个人体系化地知识总结还比较少。 对于图片管理、视频管理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文件归档管理的效率有待提升。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Notion-每日待办、各类信息备忘、月度、年度计划跟进等 印象笔记-使用桌面便签快速记录会议纪要,比较方便 备忘录-记录临时的想法和灵感 幕布-整理培训笔记、读书笔记 腾讯文档-管理需要与他们协作的各种工作文档 OB-写作 ------------ Day1-No.35-Vin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有几个反省以及可以优化的方向: 1. 原来只有收集信息和数据,并未转化成知识以及可复用的知识库,形成复利效应 2. 以前的信息收集也并未建议一套方便查找的方式,查找起来比较麻烦,有时候基本就找不着了 3. 以前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工具,但实际应用起来总是看了别人用得好就一直内心痒想换新的,有点本末倒置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1. 印象笔记:收集信息 2. 苹果备忘录: 1. 存放重要度高的信息,如账号密码、合同、资料等 2. 待办事项 3. 写日记 3. 苹果提醒:在苹果备忘录中需要强提醒的事项,同步到提醒 4. Outlook日历:因为工作缘故看的最多,因此把已锁定的时间放到outlook日历 5. Flomo:通过卡片方式记录闪念和复盘 6. 幕布:整理思维 ------------ Day1-No.36-Gemini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对于知识,我以前经常把知识和信息弄混,但是通过今天的课程后我重新思考了一下,知识和信息是互相转换的,那些能够对生活产生变化的信息称作知识,但是如果对于这样的知识只是简单的看着而不去内化和使用,那这样的知识也会变成信息。然后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要将信息对生活产生变化转变为知识就必须要有其它的知识来介入,也就是说知识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知识拥有这样的统一性。 对于管理,通过将知识进行四象限的划分最终得出了知识库和资料库这两个管理的内容,再加上规划和流程才能形成知识管理整个系统,我以前纠结如何用一个工具来管理所有的知识,但是现在意识到了针对不同的知识采取不同的工具才是高效的方法。而且我还经常注重管理而忽视知识的使用,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应该要注重使用而去少管理。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苹果手机的备忘录:收集零碎的想法 幕布:用来记录加工后的信息 百度网盘:收集图片,视频和音频 微信收藏夹:收藏公众号文章 子弹笔记本:记录一天的安排和有趣的事情 ------------ Day1-No.40-胡图图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 一直知道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但总是惯性地把所有文字类放进Word,课程存入网盘,工具知识有时也还遵循着纸质笔记书写。其实也尝试过用应用来辅助自己进行知识管理,但不知不觉,各种笔记、随记、日志散落在飞书、印象笔记、番茄ToDo、Notion和一些心血来潮下载了,现在连名字都想不起来的App里。 今天的课程,再次明晰了【知识管理】这四个字的意义,我想,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Jira/Confluence/飞书:办公使用。 —— iPhone备忘录:最朴素的工具却是打开频率最高的随手记/清单/灵感记录。 —— 滴答清单:跟随沙牛老师的公开课,刚刚上手,初步建立文件-清单-任务系统,正从系统备忘录向之迁移,目前体验良好。 —— Notability:主力工具,真正能流畅、高频、全功能使用的App,与工作学习配合的非常好。 —— WPS:主力工具。全平台及时同步和对office三件套的完美复制带来流畅体验,储存了大量文档。 —— Notion:闲置中。之前跟着沙牛老师的公开课撸过一遍操作,也填充过内容,但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模板和系统,没有坚持使用。 ------------ Day1-No.40- Ddys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分和联系,冰山理论下知识的显性和隐性的概念。知识管理的三个误区都是只看到冰山之上的显性知识,而真正重要的是深挖冰山之下“系统”即对知识库和资源库管理(规则和流程),所以,牢记这个系统,接下来的3个10天里都是围绕系统展开,最终也必须完成个人系统的搭建以不辜负这次学习之旅。重要的事情每天都要说三遍:建系统,立系统,用系统!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苹果自带日历:工作 —— 苹果提醒事项:临时和琐碎的提醒 —— notion:人生管理系统(习惯,目标行动体系:项目-行动,复盘体系:日追踪-周复盘-月复盘) —— 百度网盘:存放音频、视频、文件 ——得到app,专栏,课程,电子书,听书等等知识笔记(搭配Flomo的每日漫游) ——幕布:工作日志,项目临时笔记 ——obsidian:纯个人输出,目前只用于日记 ------------ Day1-No.42-勇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①知识管理最主要的是系统,将系统建立好,工具都遵循这个系统运行; ②不能运用的知识只是信息;只有能够被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信息才是知识; ③要建立两个资料库:知识库、信息库; ④对知识进行必要的管理就行,不要过度管理,不要过于追求完美; ⑤以使用知识为目的,建立的系统应该是快速找到、高效使用知识。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①Joplin、Cubox:管理信息; ②Notion:管理知识,信息整理脱水后的知识; ③Obsidian:管理深度知识,阅读、学习后的输出,总结的流程清单、检查清单; ④滴答清单:管理待办事项、部分常用的流程清单、检查清单; ⑤Eagle:管理图片; ⑥flomo:记录闪念笔记。 ------------ Day1-No.43-Zzz -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①以前觉得知识管理重要的是知识的获取和输出,现在觉发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建立规则和执行流程一样重要. ②以前试图all in one,而去浪费时间深究软件功能又很难用,让软件各尽其职,功能够用就好 ③知识(经验库+信息库)组成的资料库 + 管理(制定规则和执行流程) = 知识管理系统 ④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系统,不要追求完美,以”使用”为目的来进行管理. -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①电纸书+笔:阅读和思考 ②OneDrive+夸克:储存 ③滴答清单:临时想法,写日记,待办 ④手机笔记本,cubox,joplin:页面收集 ⑤billfish:图片收集 ⑥腾讯文档:输出 ------------ Day1-No.46-东莨菪碱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①在知识管理中核心的是建立好自己的系统,工具都服务于系统运行; ②只有能够被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信息才是知识; ③知识有四个象限,应当将知识合理分配为知识库、信息库; ④不同的工具,管理不同类型的知识和信息,不要拘泥于一个工具; ⑤用对知识管理建立一套规则和流程,以少管理为目的,避免无效浪费时间,建立的系统应该是快速寻找、有效使用知识。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①logseq:管理日常实验记录以及文献笔记; ②Obsidian:管理知识体系,学习的技能; ③zotero:管理所需阅读的文献; ④xmind:整理课题大纲以及项目进度; ⑤Goodnote:手写笔记以及灵感记录。 ------------ Day1-No.49-栋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以前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就是利用合适的工具,将未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整理和保存起来,方便以后查阅,帮助回忆。听完今天的课后,产生了以下新的认识: 1. 知识≠信息,混淆的结果是把信息和知识都放在一个资料库里,也不能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吸收成为知识,因此应该进行必要的区分,同时根据不同的需求形成信息库与知识库。 2. 知识的管理是基于规则和流程的。之前进行知识管理,都是随心所欲的,今天觉得应该这样管理,明天那样管理,形不成套路,导致每次可能都花时间在思考应该怎么整理上,很低效。如果一旦按照不同的信息和知识确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则后,每次只要套用规则就能相对快速的进行整理。 3. 初步了解知识的四象限应该怎么管理,但希望后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1. Notion、Flowus等类Notion:Notion功能很强大,适合存储各种类型的信息,基于块的拓展与运作使其可以实现很多笔记软件无法实现的功能,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数据库、同步块等等。目前我也是处于初步学习使用的阶段。 2. Obsidian:相比Notion,Obsidian存储信息的类型感觉会少一点,更适合文本类的知识管理,但其强大的双链功能,一旦我们在OB中存储和整理好一定量的知识后,利用知识间的关联性,可以更好启发完成创作类工作。此外OB还是完全本地化的,也是其优势之一。目前也是初步学习使用阶段,当前存在的一个困扰是应该更侧重于Notion还是Obsidian进行管理,又或者什么场景适合用哪款软件。 ------------ Day1-No.52-boonyoung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要用不同的工具做不同的事,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知识库+信息库,管理=规则+流程。工具为辅,先要有思维、逻辑,再去完善流程。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滴答清单:时间管理,代办事项,日历 obsidian:主力笔记软件,包含输入和输出,同时汇集zotero和readwise的本地笔记备份。 notion:作为obsidian的辅助,需要数据库排序、发布、美观等需求时。 zotero:管理文献和值得阅读的pdf如期刊等 liquidtext:精读书籍与一个专题系统化的笔记 readwise reader:碎片信息收集与阅读 readwise:回顾与复习碎片笔记 flomo:闪念笔记与回顾复习 各种网盘做同步或备份。 感觉最重要的还是回顾复习,还没来得及研究anki。 ------------ Day1-No.53-胡韧 1. 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新的认知如下: (1). 知识也是分等级的:数据-信息-知识(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 (2). 不同等级的知识需要用不同的工具来进行管理,尤其是信息和自己已经内化的知识要区分开来。 2. 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1). 番茄时钟:时间管理 (2). 日事清:工作任务管理 (3). 晨间日记:生活记录管理 (4). 为知笔记:信息管理 (5.) notion: 学习中,还不太会用 (6). obsidian:刚刚安装,还不会用。 (7). 百度/阿里/夸克网盘:数据同步或备份。 ------------ Day1-No.55-麦兜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过去我以为的知识管理: 第一点:在学习完一个新的知识后,使用工具去做知识的回顾和总结,总结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第二点:看到一篇有用的文章,把相关信息链接记录到工具中,收集起来,这就是信息的收集 新收获的知识管理: 收获到了一些概念和思维上的转变,主要如下: 对数据、信息、知识三者的概念有了新的认知,信息对每个人都是唾手可得的,但是要经过个人的实践、思考、总结才能转化为知识 知识的概念:,知识分为信息库和知识库, 信息库处于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一个象限中,要用到可以快速完成查阅 而知识库是知道自己知道,可以形成一些经验总结、方法论,沉淀下来 管理的概念:规则+流程,规则是如何将知识分门别类的进行存取,而流程是如何将归档的知识重新拾起 管理的原则:以使用为目的,进行必要的管理,使用有效的工具,尽量少的管理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Joplin,用于做文字知识的总结以及信息的记录 Xmind:做思维导图 ------------ Day1-No.58-Shertin 1. 对知识管理的新认知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 =(知识库+信息库)+(规则+流程) 2. 列出目前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用途 Cubox:信息收集 微信:转发有用信息;idea的inbox 幕布:书籍/课程等较完整内容笔记 OneNote:知识/能力体系 Obsidian:概念库 Notion:信息管理 Eagle:图片管理 Calibre:书籍管理 iCloud/OneDrive/百度:文件/照片/视频 XMind:理思路/发散 飞书:文件/协作 【疑问】 不同工具里的知识,如何提升相互利用率? 比如 「知识库某知识」和「信息库某些内容」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但二者在不同工具里,随着后续不断输入/实践,二者如何打通/持续迭代/相互链接产生新idea? 后面课程是否有涉及上面更细颗粒度的内容呢? ------------
栗子-助教
2023年8月13日 13:45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