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清单·主题共读」第3期——自控力
【0】课前准备
【0-1】关于「自控力」主题共读
【0-2】《自控力》主题共读课程表
【0-3】一个说明
【0-4】作业提交指南和注意事项
【0-5】开营仪式
【1】每日任务(每天更新)
【2】优秀作业
Day1优秀作业
Day2优秀作业
Day3优秀作业
Day4优秀作业
Day5优秀作业
Day6优秀作业
Day7优秀作业
Day8优秀作业
《自控力》书评(全部作业)
Day11优秀作业
Day12优秀作业
Day13优秀作业
《自控力实操手册》书评(全部作业)
自控力复盘(全部作业)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Day4优秀作业
Day4-No.1-黎潇 描述道德许可效应。 1. 道德许可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现象,而非生理现象。 2. 道德许可大致意思是当自己做了好事或者取得进步时,给自己一个放纵的理由和借口,去做对长远目标不利的事情,具体而言分为四个方面: 1. 对于已经取得的进步、或者做过的善事的道德许可。 2. 对于未来还没做,只是脑子里计划了一下,想了一下,预估了一下,也会有道德许可。这种许可的乐观精神需要警惕。 3. 对已经做过的事情的道德许可,下一次面对类似的事情,可能会放松警惕(性别歧视问卷)。 4. 光环效应:只看坏的事物的最好的一面,给自己许可。 3. 面对道德许可: 1. 我们可以停下来,想一想上次拒绝诱惑的理由 2. 不要想自己取得了多大的进步,而要想一想自己对目标是否坚定。进步是为长远的目标服务的。不要把达成目标过程中的行为看做目标本身。 3. 找到真正的自己,究竟是需要不断控制改变的那个人,还是愿意为了长远目标不断努力的那个人?想通了之后就不会用“好”和“坏”来评判自己了,这样有助于达到目标 ------------ Day4-No.2-小雅 描述道德许可效应。 道德许可效应是我们把意志力和道德混为一谈,在进行判断是非时候,根据道德标准进行判断,而不是根据逻辑进行判断行为与目标的相关性,失去对目标的关注。 道德许可效应的后果: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沉浸过去,幻想未来,浪费当下,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向诱惑屈服了。 解决方法:1)提高身份认同和自尊心,明确核心价值观在,“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价值观生活的自己”,这样就不是在分别奖励和惩罚,减少对自己的不认同感,不要给自己贴负面标签,从根源上杜绝了悔恨情绪:从本质上看,道德许可就是一种身份危机。我们之所以会奖励自己的良好行为,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从这点来看,每次自控都是一种惩罚,只有放纵自我才是奖励。但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看待自己呢?想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 核心价值观生活的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认为那个冲动、懒散、 容易受诱惑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就不会再表现得像个必须被强迫完成目标、然后为作出的努力索要奖励的人了。2)认可目标本身,认可身份,不要在意过程中每件事情的善恶:你觉得自己是谁? 当你思考自己的意志力考验时,你觉得哪部分的你像“真实”的 你?是那个想追求目标的你,还是那个需要被控制的你?你是更认同自己的冲动和欲望,还是更认同自己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当你想到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觉得自己是能成功的人吗?还是说,你 觉得自己需要被彻底压抑、完善或改变? 写在最后的话 在追求自控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意志力挑战都放在道德 标准的框架中。我们总是轻易地认为,自己做过的善行,或是仅仅考虑 要去做的善行,给了我们道德上的许可。如果只按照“正确”和“错误”来 判断做过的事,而不是牢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就会带来与目标相抵触的冲动,并允许我们做出妨碍自己的行为。想要做到始终如一,我们 就需要认同目标本身,而不是我们做善事时的光环。 ------------ Day4-No.3-勇  ------------ Day4-No.4-安吉拉 描述道德许可效应。 道德许可效应是当人们把自控力和道德绑定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道德许可效应。人们会给自控力的结果赋予一个道德标准“好”或者“坏”。 比如我今天完成了一个健身计划,它证明我的意志力“好”,如果我没有完成一个健身计划,我的意志力是“坏”。 科学家发现,一旦有了这样的道德许可,人们通常会在做完,或者心理上做完一件“好”事后, 马上做出让自己冲动的坏事。 如果想避免道德许可效应,就要避免用道德的“好”,“坏” 来评价自己, 也就不给自己在道德上犯错的机会。 ------------ Day4-No.6-Ouwen “明确表示反对”让他自我感觉良好,为自己的胡作非为开绿灯。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当我们做善事的时候,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这意味着我们更相信自己的冲动。 道德许可会让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情,他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有激励作用。 我们的内心都有正反两个自我,当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健身),我就就会在反面奖励自己(甜点)。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说“达成目标的事”,而不是:“正确的事”。我们做的(健身)无关对错和道德。 ------------ Day4-No.8-欧欧 描述道德许可效应。 一种可以自欺欺人却又不自知的可怕反应,可以摧毁自己所设置的坚定目标,但却不会有什么负罪感,而且是在一种自我认可、自我肯定中滑向失败的深渊。 看完这一章的时候还是很心惊,让我一下子认识到之前确认好目标之后,莫名其妙出现的好心情是如何发生的。 只有认识到问题,才会有分析和解决: 1.为了更好的自控,需要忘掉美德,关注目标和价值观。 2.不要向明天赊账,不要认为自己能在明天做的更好,自己说要做的是完成今天的目标,而不是跳过今天,去想明天的事情。 3.取消许可,牢记理由。 ------------ Day4-No.9-Cr  ------------ Day4-No.11-Jackie  ------------ Day4-No.12-77 描述道德许可效应 1.当做了一些好的事情后,会倾向于做一些不好的事补偿自己,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应该牢记真正想要的,认同自己的目标本身,而不是我们做善事的光环 2.当能让我们放纵的东西和让你觉得道德一起出现的时候,会产生光环效应,我们应找到具体的测量的标准,来判断和自己的目标是否相符 3.今天和明天没有区别,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某种行为 ------------ Day4-No. 15 -馥萌 描述道德许可效应 道德许可效应是一种身份危机。 道德许可效应,只要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 会那些破坏长远目标的光环所笼罩。 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价值观生活的自己。 如何摆脱道德许可效应: 取消许可,牢记理由: 你发现自己在用曾经的善行给现在的放纵作辩护时,停下来想一想,你当时为什么能拒绝诱惑。 今天犯错,明天补救:把你今天做的每个决定都看成是对今后每天的承诺。
栗子-助教
2023年7月30日 10:21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