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清单·笔记术实训营」第1期
【★】每日课程及作业(每天更新)
【★】分享及下载
软件下载
沙牛老师分享
补充学习
【0】课前准备
【0-1】关于「笔记术实训营」
【0-2】笔记术实训营课程表
【0-3】预习工具使用教程
【0-4】一个说明
【0-5】学习手册使用指南
【0-6】作业提交指南和注意事项
【0-7】开营仪式
【1】回顾清单
01【笔记入门】当我们在记笔记时,到底在记什么?
02【笔记入门】你以为这就是记笔记?别搞笑了!
03【笔记工具】工具盘点:你正在使用的笔记工具
04【笔记工具】选择笔记工具的黄金法则
05【笔记工具】最值得推荐的笔记工具
06【笔记方法】怎样才是最高效的笔记方法?
07【笔记方法】学习笔记:记学习笔记时,我们应该记什么?
08【笔记方法】学习笔记:如何高效记录读书笔记?
09【笔记方法】学习笔记:如何高效记录课堂笔记?
10【笔记方法】学习笔记:由点到面的学习笔记
11【笔记工具】清单笔记法工具推荐(上)
12【笔记工具】清单笔记法工具推荐(下)
13【笔记思维】如何通过笔记高效学习?
14【笔记方法】思考笔记:一页笔记,全面分解复杂问题
15【笔记方法】思考笔记:一分钟,解决一个问题
16【笔记思维】让思考笔记,成为习惯的一部分
17【笔记工具】快速记录的工具组合
18【笔记思维】如何高效管理大量笔记
19【笔记方法】信息笔记的知识管理
20【笔记方法】知识笔记的知识管理
21【笔记方法】深度知识笔记的知识管理
22【笔记方法】跟踪笔记:追踪有价值的线索
23【选修-笔记方法】子弹笔记:最简单易行的手写笔记体系
24【笔记方法】卡片笔记法:建立知识的网络
25【笔记工具】运用Obsidian,实践卡片笔记法
26【笔记思维】笔记的基础,是结构!
27【笔记思维】笔记的重点,是逻辑!
28【笔记思维】一堂课,掌握上百种笔记方法!
29【笔记方法】快速成长,从复盘笔记开始
30【笔记思维】建立自己的笔记系统
31【笔记思维】实训营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实践?
20230616 笔记术实训营 第一期 结营
【2】优秀作业
Day1优秀作业
Day2优秀作业
Day3优秀作业
Day4优秀作业
Day6优秀作业
Day7优秀作业
Day8优秀作业
Day9优秀作业
Day10优秀作业
Day12优秀作业
Day13优秀作业
Day14优秀作业
Day15优秀作业
Day16优秀作业
Day17优秀作业
Day18优秀作业
Day19优秀作业
Day20优秀作业
Day21优秀作业
Day22优秀作业
Day24优秀作业
Day26优秀作业
Day27优秀作业
Day28优秀作业
复盘作业(全部作业)
【3】答疑和讨论
1.关于逻辑主线和三维结构的问题(迎风飘扬)
2.关于清单笔记的问题(马豪)
3.关于纸质笔记管理的问题(路上的风)
4.关于知识的几个问题(hjma)
5.关于卡片笔记的几个问题(马豪)
6.关于复盘的问题(马豪)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Day18优秀作业
Day18-No.1-null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笔记之所以需要分层 是因为无论我们从不同渠道记录的笔记 包括课堂 书籍记录的笔记 自己深入理解知识后输出的笔记 以及收集到的一些学习信息等 我们对于它们的处理是不一样的: 对于收集到的信息我们需要输入我们的大脑进行理解 对于课堂 书籍上记录的笔记 我们需要定期去回顾 一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二是温故而知新 可以产生新的更深入的理解 对于输出的信息 我们需要一个方便管理的平台 这个平台不仅码字体验要好 而且还能方便进行管理 所以基于上面所说的不同内容 我们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分层管理: 信息:收集到的学习资料(包括视频 音频 文章 图片等) 知识:课堂 书籍等场景下学习的知识 深度知识:经过自己深入理解内化后输出的文章 课程等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信息:cubox 知识:notion、obsidian 深度知识:obsidian --- Day18-NO.2-与世无争 【2】随堂作业 1.作业内容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不同知识笔记的分层可以更好的管理知识笔记,便于查找和学习,分层管理不会把有价值的和无用的混杂在一起;范围不同、应用场景不同所对应的管理方式也不同,用合适的工具管理适合的知识笔记,让工具和知识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把不同层次的知识分开管理 信息——可以用适合于收集的工具:cubox 知识——用模块化功能强的FlowUS 深度知识——用适合于管理大量文件夹和支持双链的OBsidian 信息 通过学习——转化为 知识 通过不断积累和实践产生新的理解 ——深度知识 ;然后用不同的工具分别管理适合的知识 --- Day18-No.3-勇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①知识(笔记)的分层是将知识按照信息、知识、深度知识分层后,在不同的工具中,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 ②分层后可以很清楚、很快找到需要的知识; ③信息、知识的管理力度不同,可以提高时间使用效率,不会将很多时间用于处理低价值的信息; ④信息收集后需要用到,或者空闲的时候会阅读并做好标记,Cubox做高亮标记的功能很方便; ⑤信息阅读脱水后的知识及深度知识(自己的输出)放在Obsidian,打标签并与之前的知识建立链接,Obsidian打开速度非常快,配合Quicker使用很高效。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信息是用Cubox、Joplin进行收集、管理,知识和深度知识都是在Obsidian中,涉及项目管理、需要使用Database的在Notion中管理,资料多了之后,Notion的Windows端打开速度实在太慢了。 --- Day18-No.4-amos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分层管理的思维,非常重要。 以前,信息和知识不区分,都放在一口大锅里面熬,容易乱汤。 现在,区分: 信息(资源,备用) 知识(适当脱水,调用) 深度知识(内化整合,输出) 如此,能很好的知道管理和使用的精力分配,遇到场景,找对应分层的知识。更系统、更结构化,让大脑回归思考问题本身,而不是思考如何找到资源。 把信息和知识,严格区分开,是思考的起点。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windows系统+鸿蒙系统,选择工具喜欢可本地化存储、多端同步等。 信息,用Joplin进行收集、管理(部分用NAS当硬盘保存着); 知识,flowus,飞书(嗯,虽然自己使用的比较菜,还是更喜欢飞书一点); 深度知识,Obsidian(输出读书卡片一直用这个,喜欢这种纯粹的码字感受,非常好); 最近看到NAS也可以实现信息存储和同步,类似flomo的功能。这个好啊! 还是期待沙牛老师出关于群晖NAS的应用操作指南哈 --- Day18-No.10-Mi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知识(笔记)的分层相当于给它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家,让他们有个适合的容身之所,就像有的喜欢交通便利的(方便收集的)、有的喜欢环境优美的(模块化)、有的喜欢人才济济的高端楼盘(双链),根据具体的情况规划会减少很多无意义的工作和去寻找笔记放在哪儿的困扰,让信息更清晰化,把时间和精力上用在真正需要用的地方。 从知识(笔记)分层这个思维扩展开就是,对任何事都要有一个界定、分级,最简单的比如整理,什么东西放在哪儿这个位置是固定的,每次拿取不需要思考翻找,又比如人际关系明确什么人是点头之交,什么人可以推心置腹等等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速记收集:cubox 收集的文件:有道云笔记 知识:notion 深度知识:obsidian --- Day18-No.11-Ellen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知识(笔记)的分层如下:信息——知识——深度知识,我们每天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经过我们学习、消化后的才能成为知识,那些经过我们思考、整理、输出的才能成为深度知识。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信息:文章使用Joplin收集,文档使用百度网盘收集,书籍使用calibre收集,零散信息用手机备忘录收集 知识:用Notion记录非专业类笔记,用Ob记录专业类笔记 深度知识:Ob输出 --- Day18-No.13-马豪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因为一直在实践知识的分层,今天的作业就分享一下自己几点最深刻的体会: - 体系的思考应该优先于实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依旧还需要优化体系。有了对知识的分层,工具的分层,就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对接收到的所有内容进行吸收、转化和输出。 - 目前分层感觉老师课程中讲授更多是对知识本身的定义,目前我日常实践中,不再纠结于知识具体是什么,而是看他在具体的实践流程中的定位。有些内容不需要理解,不需要记忆,但是因为分层的知识管理系统,能让我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用作输出,但其实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深层理解才本质上是老师提到的深度知识,而非内容本身。 - 分层也不宜太多,尤其是刚开始尝试对知识分层,不然容易陷入对于知识的分类过程。在知识分层中更重要的是整理,放在实践中可能就是回顾、回想、脱水这些具体的行为。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 继续践行在元技能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管理系统、高效学习系统。并且把笔记术逐渐优化到其中的具体需要记录的流程中。 - 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 - 永远牢记知识常用常新这个道理! - 不纠结于工具,重在运用,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多思考多学习多看别人怎么做。 - --- Day18-No.16-秋冬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知识(笔记)可以分为三层:信息——知识——深度知识。 没有经过自身理解加工的内容即便再实用也只是信息而已;能够自主判断、应用到实际中的内容才能被称为知识;而深度知识不仅仅要做到理解,还要能做到把隐形的内容显性化,能够实现知识的输出,对于个人的要求最高。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选用工具:joplin、FlowUs、Obsidian 相关流程: 信息采用joplin进行保存,如果是手机端可先发送至滴答清单,每周固定时间统一收集整理。 知识采用FlowUs进行整理,课堂笔记记录一定的主题之后进行整理。 自身常用且需要深耕的内容及时整理到Obsidian中。 --- Day18-No.19.光光 (1)回想课时内容后回答:你如何理解知识(笔记)的分层? 把知识的分层比喻成设计海报。 前期的大量信息,在自己的笔记中好比素材搜集库,收集之后自己进行对信息的大量学习,好比学习里面的排版,规律,配色啥的,从素材中信息中收集到的概念便是初步的知识。而将素材中的信息,转化为知识之后,便是实践,通过前两者开始推敲打磨之后,结合了自己的理解以及前人的经验,这便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深度知识。 (2)你准备如何实践分层的知识管理? 现状: 1.收集笔记:无(自己没有收集笔记的习惯)决定 尝试一下沙牛在群里说的 2.知识:OB 目前是ob在负责知识+深度知识的事 3.速记:flomo 后期:学习沙牛的分层方式,并且补习一下笔记工具大全,从中继续选出代替Notion的笔记软件Flowus (主要是Notion都是外国人,英文不亲切)
栗子-助教
2023年5月27日 09:28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