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清单·笔记术实训营」第1期
【★】每日课程及作业(每天更新)
【★】分享及下载
软件下载
沙牛老师分享
补充学习
【0】课前准备
【0-1】关于「笔记术实训营」
【0-2】笔记术实训营课程表
【0-3】预习工具使用教程
【0-4】一个说明
【0-5】学习手册使用指南
【0-6】作业提交指南和注意事项
【0-7】开营仪式
【1】回顾清单
01【笔记入门】当我们在记笔记时,到底在记什么?
02【笔记入门】你以为这就是记笔记?别搞笑了!
03【笔记工具】工具盘点:你正在使用的笔记工具
04【笔记工具】选择笔记工具的黄金法则
05【笔记工具】最值得推荐的笔记工具
06【笔记方法】怎样才是最高效的笔记方法?
07【笔记方法】学习笔记:记学习笔记时,我们应该记什么?
08【笔记方法】学习笔记:如何高效记录读书笔记?
09【笔记方法】学习笔记:如何高效记录课堂笔记?
10【笔记方法】学习笔记:由点到面的学习笔记
11【笔记工具】清单笔记法工具推荐(上)
12【笔记工具】清单笔记法工具推荐(下)
13【笔记思维】如何通过笔记高效学习?
14【笔记方法】思考笔记:一页笔记,全面分解复杂问题
15【笔记方法】思考笔记:一分钟,解决一个问题
16【笔记思维】让思考笔记,成为习惯的一部分
17【笔记工具】快速记录的工具组合
18【笔记思维】如何高效管理大量笔记
19【笔记方法】信息笔记的知识管理
20【笔记方法】知识笔记的知识管理
21【笔记方法】深度知识笔记的知识管理
22【笔记方法】跟踪笔记:追踪有价值的线索
23【选修-笔记方法】子弹笔记:最简单易行的手写笔记体系
24【笔记方法】卡片笔记法:建立知识的网络
25【笔记工具】运用Obsidian,实践卡片笔记法
26【笔记思维】笔记的基础,是结构!
27【笔记思维】笔记的重点,是逻辑!
28【笔记思维】一堂课,掌握上百种笔记方法!
29【笔记方法】快速成长,从复盘笔记开始
30【笔记思维】建立自己的笔记系统
31【笔记思维】实训营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实践?
20230616 笔记术实训营 第一期 结营
【2】优秀作业
Day1优秀作业
Day2优秀作业
Day3优秀作业
Day4优秀作业
Day6优秀作业
Day7优秀作业
Day8优秀作业
Day9优秀作业
Day10优秀作业
Day12优秀作业
Day13优秀作业
Day14优秀作业
Day15优秀作业
Day16优秀作业
Day17优秀作业
Day18优秀作业
Day19优秀作业
Day20优秀作业
Day21优秀作业
Day22优秀作业
Day24优秀作业
Day26优秀作业
Day27优秀作业
Day28优秀作业
复盘作业(全部作业)
【3】答疑和讨论
1.关于逻辑主线和三维结构的问题(迎风飘扬)
2.关于清单笔记的问题(马豪)
3.关于纸质笔记管理的问题(路上的风)
4.关于知识的几个问题(hjma)
5.关于卡片笔记的几个问题(马豪)
6.关于复盘的问题(马豪)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1.关于逻辑主线和三维结构的问题(迎风飘扬)
# 20230516 迎风飘扬 ## 问题1 逻辑主线是否就是作者写书时构思的那条常用路线,? 例如这条路线: (1)提出旧有方法(问题)---(2)进行问题验证---(3) 提出更好的新方法(新假设)---(4)进行新方法验证 ! 如果是的话,那么我们回想的时候,就能有所依据? 例如自动会回想: 这本书提出了什么旧方法或常见问题? 按这条"线"激发出回忆和知识点? 然后又到下一个回想:"这个旧方法的问题是真的吗? 有什么证据?" 跟着又到第3个问题...一步步按这条逻辑路线推进? 另外除了这条逻辑路线,是否应该还有其他类型的路线? 就像作文类型有: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这些文的作文"模式"是否就等同"逻辑主线"? ### 回复 课程里的主线,并非只是依照事件发展过程的主线,而是理清作者想要把最主要的观点传递给你,所进行的一步步推理或演绎。 比如,我们实训营的课程,并没有一条故事发展的线路,而是一步步引出各种笔记方法: * 记笔记的误区是什么? * 误区之上,正确的方式是什么? * 在确定的方式之上,有哪些推荐的笔记方法? * 每一种笔记方法,是怎样的? * 不同的方法,适合用什么工具? * …… 这是我在设计课程时,规划过程中的一条主线。 我在课程中,想把一个或多个观点或方法传递给学员,就必须有这样一条循序渐进的主线。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我能够理解并还原这条主线,那么,学习成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样的理解,已经把知识结构之间的传递损耗,降得足够低。 ## 问题2 三维知识结构具体是什么? 是等同于"层级+关键词"(清单笔记)吗? 即只要写出"层级+关键词",就等于写出了三维结构? 三维知识结构是那三维? 或还是三维只是比喻,而是更"立体"的连接知识的意思? 以我暂时的理解,三维是否指的是: 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间的层级关系"+这知识在整个体系内的位置? 即, 这知识概念是什么? 怎么来的? 有什么背景? 属于那个逻辑线环节的? 和各知识间的关系?等等? 比喻: 就像一幅地图, 我们旧有方式是把知识堆在一起,没有结构,所以不知道每个知识的"位置"在哪里,从前没有参考坐标,回忆出知识! 当结构化后,就像在眼前出现一幅地图,每个知识在什么位置一目了然,地图上按逻辑画分了几大区域,各区域内又有各自的小区域,小区域内有各种建筑物(知识点)! 所以,每个小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知道它们在这个空间中是什么位置! 例如: 市面流行的编著书(把很多成功观念编辑而成),这些书就属于"没有逻辑线和没有结构"的书,是否这样理解?(而然,我们可以自己创造逻辑线和结构?) 不知道三维知识结构是否能这样理解? ### 回复 三维所指代的,是一个知识点层层嵌套的结构。这个结构,是通过单纯的阅读或听课,很难get到的。 因为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是线性的——我只能先说什么,再说什么。那么,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我就需要理解出所说内容之间的层次或先后关系。 也就是说,我需要理解出,知识之间的演绎过程,或者包含、并列的层次结构。 如果给每每一维一个具体的概念,去理解三维结构,那么,参考阅读营里的比喻,在清单笔记之上,加入了主题阅读,放一个图:  ---
栗子-助教
2023年5月17日 08:50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