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清单·元技能实训营」第5期
【★】每日课程及作业(每天更新)
【★】分享及下载
沙牛老师分享
软件下载
【0】课前准备
【0-1】关于「元技能实训营」
【0-2】元技能实训营课程表
【0-3】预习工具使用教程
【0-4】关于一对一咨询
【0-5】一个说明
【0-6】学习手册使用指南
【0-7】作业提交指南和注意事项
【0-8】开营仪式
【1】知识管理
【1-1】你以为这就是知识管理?别搞笑了!
【1-2】重新认识知识管理
【1-3】知识管理这件事,到底需要做什么
【1-4】建立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和思路
【1-5】适合大部分人的知识管理工具
【1-6】知识管理神器——Notion(上)
【1-7】知识管理神器——Notion(下)
【1-7】增补——Notion新增功能
【1-8】知识管理神器——Obsidian(上)
【1-9】知识管理神器——Obsidian(下)
【1-9】增补课时:Obsidian新增功能
【1-10】知识管理辅助工具(上):文件管理
【1-11】知识管理辅助工具(中):资料库工具
【1-12】知识管理辅助工具(下):Joplin
【1-13】用Ob学习和写作
【1-14】用Ob计划和复盘
20230310 关于记录和复盘的直播
【1-15】obsidian中的深度知识
【1-16】建立知识管理的系统(上)结构
【1-17】建立知识管理的系统(下)规则和流程
【1-18】知识管理再探索
【2】高效学习
【2-1】为什么你的学习效率如此低下
【2-2】六个重塑学习能力的重要思维
【2-3】极简却异常有效的清单学习法
【2-4】建立高效学习系统的目标和思路
【2-5】思维导图 VS 幕布
【2-6】终极记忆神器 ——Anki(上)
【2-7】终极记忆神器——Anki(下)
【2-8】如何通过阅读进行有效学习
【2-9】学习过程中的工具们
【2-10】建立高效学习的系统(上)
【2-11】建立高效学习的系统(下)
【3】时间管理
【3-1】为什么你的时间管理老是没用?
【3-2】时间管理这件事,到底需要做什么
【3-3】专注大局——极简的清单时间管理法
【3-4】专注当下——不一样的番茄工作法
【3-5】免费好用的时间管理工具——微软待办
【3-6】时间管理神器——滴答清单(上)
【3-7】时间管理神器——滴答清单(下)
【3-8】时间管理辅助工具
【3-9】建立时间管理的系统
【4】优秀作业
Day1优秀作业
Day2优秀作业
Day4-5优秀作业
Day6-7优秀作业
Day8优秀作业
Day9优秀作业
Day12优秀作业(全部作业)
知识管理大作业(全部作业)
Day16优秀作业
Day17优秀作业
Day19优秀作业
Day21优秀作业
Day22优秀作业
高效学习大作业(全部作业)
Day26优秀作业
Day27优秀作业
Day28优秀作业
Day29优秀作业
Day31优秀作业
时间管理大作业(全部作业)
实训营复盘作业(全部作业)
【5】答疑及讨论
1.关于ob模板的建议
2.关于从新标签页打开笔记的问题
3.关于图片管理的问题(林雅)
4.关于手写笔记储存的问题(amos)
5.关于知识的分级的讨论
6.关于知识库选择的问题(hana)
7.关于可复用的知识的讨论
8.关于知识分享的问题(amos)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Day1优秀作业
Day1-No.2-涌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之前,在我理解中,知识管理是分散零碎的东西,在看到别人的文件管理地整整齐齐,但是自己的东西全都乱七八糟的时候,我有想要管理的心思,但也无从下手。通过今天的课时,我发现了原来在知识管理中,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建立一个管理系统,而这其中就包含了规则和流程,从而建立知识库和信息库,很期待之后的课程,希望我能建构起一个强大的系统。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notes/备忘录:记录想法、零碎的信息、临时的信息 —— Obsidian:记录长篇的输出、个人成长类的计划、复盘、日常 —— 百度网盘:存放学习的音频、视频、文件,工作的文件。一些重要文件的备份 ——goodnotes:存放需要做笔记的pdf文档 ——marginnote 3:存放需要阅读电子书文档,并整理相关的思维导图 ——zotero:文献管理 ——WPS三件套:早期有进行输出使用,相关内容现在都迁移到了obsidian,便于查找。现在只用来存放工作上,需要进行打印的各种文字和表格。(很乱) --- Day1-No.3-瑞秋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 之前一直以为知识管理就是把文件分门别类管理好,以为知识管理是文件管理,以前没有“系统化”的意识。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goodnotes:笔记 —— maginnote3:专业课书籍存放与阅读 —— MindMaster:思维导图,进行系统性的知识输入—如考研心理学的思维导图 ——flomo:碎片化知识的输入 —— Obsidian:知识输出+复盘—如塔罗课的案例整理/日周月年复盘/社群输出文档/读书笔记 ——Zotero:文献管理 ——百度网盘:存放视频、文件 ——坚果云:ob的同步 ——滴答清单:时间管理 --- Day1-No.5-莯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 之前试图把所有的文件信息资料完美的分类并建立多个文件夹,方便查找,经常因为分类不清而不停的调整,一次次得折腾浪费了许多时间,反而忽略了知识管理的本质是要去使用,而不是存储。通过学习,理清了信息、知识、经验的区别,以前只是在做信息管理而非知识管理,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能让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顺畅运转,不再折腾。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资源管理器:存放文献文档学习工作等各类资料 —— 百度网盘:转存备份文档和视频,不占用电脑空间 —— 夸克网盘:存放工作以外的生活相关的信息,不占用电脑空间 —— EXCEL:试验数据存放,信息汇总存放,知识点总结,任务管理 —— 笔记本:数据整理分析总结、日计划、会议记录、部分任务管理 --- Day1-No.7-LEUNG何  --- Day1-No.17-洋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1、首先,关于我以前知识管理的误区,觉得有一点用的就存到一起,只进行简易且混乱的分类,再用时难找、进行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恶性循环,大部分的知识不是学习到,最多也就是浅层次的了解。 2、现在,对知识管理有了初步的正确概念。如何去理解和提炼知识,经验库+信息库的分类让人知道什么还未掌握,便于找到学习方向、制定计划;规则+流程,又能让人 深挖知识,增加管理效率,拒绝无用文件留存、臃肿。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notion:初步使用,管理日程 —— xmind:思维导图 —— goodnotes:读书笔记、视频类课程记录笔记 ——marginnote:电子版图书勾画、备注、小随想 ——notability:会议、培训等实体课程记录笔记(可笔记对应录音) —— vision:目标管理、时间管理 —— 百度网盘:存放资料、视频、文件 --- Day1-No.18-amos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 以前:我一直知道要做好知识管理,对它的重要性很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自觉地跑偏。 单一的工作任务还好,办公电脑的文件归类做的还可以,是按文件夹分类存储。 但遇到学习等个人的多个任务并行的时候,会比平时更加混乱,也可能是在个人的知识管理上才暴露出来的问题。个人的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上,就做的很不好。 比如,手机截图或文字随便存,可能在图库,也可能在微信文件传输助手。 —— 学到:做一件事,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和流程。做不同的事,有对应的方法和流程。 众多方法和流程的合理组合,就是管理。 对备用信息的管理,建立信息库。 对知识的管理,建立资料库。 而且,不是对文件本身的管理,而是对数据库的管理。 要转换思维,不是在文件中定位,而是在数据中搜索。 —— 接下来:跟着沙牛老师认真学习和理解知识管理的思维、方法和工具。 —— 目标:初步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和信息库。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手机备忘录:记录临时想法 —— 手机图库:存放拍摄的照片、学习资料截图、临时信息截图等 —— 飞书云文档:存放他人分享的文档 —— 微信收藏夹:存放各种吃灰文件、链接 —— 微信文件助手:存放微信中转存信息 —— 百度网盘:存放接收的网盘链接文件 —— 滴答清单:记录临时任务提醒,最近才开始用 —— 块时间:记录时间花费,但记录频率不高,时断时续 —— xmind:提供点子的时候,做思维导图 —— Obsidian:最基本的使用,写一点思考文字。 —— A4纸:记录读书和听课笔记 ps:总之,现在文件和数据都很乱,谈不上管理。。。 一些疑惑: 1.很认同沙牛老师讲的不要All in one,但对于这样的信息:可能在知识中复用或者引用的信息,如何在不同工具当中保存和关联应用起来呢?沙牛老师会视频分享如何操作吗? 2.最近听沙牛老师分享群晖NAS,很感兴趣,也希望可以建立私有同步盘。 飞书,或者最近会学到的notion、flowus等云存储工具上的文件和数据,能同步到NAS上吗? --- Day1-No.19-旷野  --- Day1-No.23-次元的星空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本节课和第四期差不多,我认为我对知识管理的认知已经几乎和本节课观点相同,望指点。 体会1:工具只是形式,关键是用于打造一劳永逸系统的思维。一直以来我只要换个主要使用的知识管理工具(从flomo转OB转Notion),整个规则和流程都会出现颠覆性的改变,长时间坚持下来的行为习惯土崩瓦解,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制定和适应新的规则流程中。但实际上还是思维上的摇摆不定。当理解一个知识管理过程的思维核心,更换工具也只是一会儿的事情。 体会2:自己学习中大部分自己认为弄懂的知识实际上都是隐性知识,很难讲给他人。然后自己一时是懂的,但过了一周就完全不理解当时是怎么理解的了。所以我认为将隐性知识转变成显性知识的方式是利用好复盘与回顾进行二次学习(不记得是不是老师讲的了),初次学习的时候主要进行第一次理解和清单笔记法记录信息,当天晚上复盘与回顾时理清逻辑关系,浓缩成自己的话。 体会3:知识管理就只是知识+管理,理解了什么是知识,理解合理的管理思维方法,本身就很简单,但是一涉及如何将信息变成知识、管理的规则流程细节,问题一下就多了起来。首先,毕竟知识管理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高度耦合,在没听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的时候,还是很难明白如何搭建知识管理系统。但是正因为高度耦合,在搭建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一个大框架已经搭建好了,尤其是学习了学习方法之后后面真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其次,每个人的领域不同,知识管理的具体规则肯定不同,所以正式将初次搭建的系统运行的时候,很多细节就没做好,一股子违和感。所以一开始搭建系统的时候只要不违背合理的思维方法,差不多就得了,之后再慢慢优化微调。以下是我学完整个第四期后,目前特别舒服的系统流程:所以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学习做清单笔记,项目做心得笔记得到第一手知识->记录与统计(耗时心得反思等)->回顾与复盘将知识浓缩并成为记忆->实践成为经验->重复成为习惯->输出。不知有什么继续值得改进的地方。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 Day1-No.61-邦比快跑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1、通过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知识库和信息库,目前我只有知识库,信息库基本上是靠各个网站的收藏夹来实现的,实际上重复利用率非常低。 2、以使用为目的很重要。以前我得知识库收集的东西不少,但是再拿出来用的却很少,主要就在于使用的效率很低、或者说在建立知识库的时候,对于如何使用没有过多的考虑,以至于很多知识最后就沉到水底了。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增加对于使用方面的经验。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roamresearch:管理笔记,形成作品。相对于obsidian这是一个非常简约、用途明确的工具,我使用的相对顺手,但是鉴于需要翻墙,经常会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而且无法保存在本地,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实在是不太放心。 obsidian:建立知识库。正在从roamresearch切换过来,目前感觉还非常不习惯。比如在roamresearch常见的拖拽块的功能,在obsidian里目前我只能用拷贝粘贴来做,拷完之后本来折叠好的内容还会散开。沙牛的B站课程我已经看完了,但是还有一些roamresearch能实现快速实现的功能需要再研究一下怎么用obsidian实现。 各个网站的收藏夹功能:堆放了大量的信息,但是重复利用率极低。可能1-2年才会拿出来清理一次,清理的时候又以删除为主,最后总结成知识的内容很少。有些内容,明明知道收藏过,但是想用的时候又找不到,效率很低。 --- Day1-No.62-胖子天 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首先对知识的属性有了新的认识--显性和隐性,显性知识常被自身使用并能够变为自身所归纳的知识,可拓展其他领域灵活使用;隐性知识虽然可以使用但不被自己所归纳,未来拓展到其他领域不可复制使用。 四象限相互可以发展,上面的都是自己能够复制使用的知识,区别就是自己能不能理解为自己的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也就是显性与隐性的区别;下面的没有使用过的知识,区别是自己的盲点还是了解但不会使用,没有找到窍门;而上下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上面的知识为所得,下面的知识并未得到,四象限相互转化最优路线就是知道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加以利用,开拓新的知识面,掌握新的技能。 其次知识不大量的重复使用、应用到现有场景就是一个信息,没有任何的营养,因此知识库的建立,是方便我们快速找到能够使用的知识,并加以利用,提升效率。 知识库需要信息库的护航,信息库作为知识库的拓展,为新的技能和知识做好铺垫,在信息中找到规律得到经验,用经验库转化为自我认知的知识体系,扩充知识的领域,让原有知识产生联动,方便管理和使用。 问题是我们如何将破碎的知识进行联动,筛选信息,提升联动的知识内容,而不是全部信息转化为知识,这个问题就是方法和规律吧?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Trilium:从印象笔记跳到了notion今年开始为私有化使用起了trilium,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双链,很方便,同时可以进行归档和引用,真的不要太舒服,可以随时记录,然后在修改链接进行引用,搬家好费劲,作为一个老师,知识越学越多,没有双链的文章会大概率各种重复,所以就使用了trilium记录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心得 Notion:哈哈,notion还是看牛哥文章自己摸索使用的,开会培训的复盘用这个太方便了,还用它搭建器材和电影心得内容,现在上课的讲义都是用notion,可以导出pdf给学生直接看,还是很喜欢的,如果有国内的服务器就更完美了 Billfish:多媒体信息的分类软件,做ppt比较多,平时积累的素材就需要这个工具来分类,打标签,方便实用时候的查找,同时又浏览器插件,好的素材直接就复制到硬盘上了,还能分好类,效率提升的很快。 Memos:算是一个todo工具吧,平时有零碎的闪光或者代办的事情都会记录在这个上面,可以通过trilium的网址进行联动,很方便,当然需要自己搭建私有化,但确实记录了我很多灵感的东西,非常不错 在学习这个课程前,很喜欢找各种allinone的工具,但发现功能越多越崩溃,胖子是不能懒的,所以就安心的找到单一功能的工具,并多加利用,今年还在钉钉上用看板和知识结构完成课题的发布、编写、信息收集、知识库的搭建,真的是累并快乐着 --- Day1-No.66-十凌云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思维,只有有了对知识管理正确的思维才能搭建出一个能够真正使用的,行之有效的系统。而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要求则是要一劳永逸(即尽可能少折腾)和快速查找和存放资料这两点。我在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甚至都没想过有除了普通的文件管理以外的管理方式,这次的课程加深了我对信息和知识的理解,也明晰了管理的重点在于规则与流程。沙牛老师对很多人以为知识管理=选用什么工具,这一点也是直击痛点。另外就是认识到了不要试图all in one,具体内容具体管理确实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发挥各个工具的优点而又不至于相互妥协。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垃圾各有各的垃圾之处。 ·提出一点问题:沙牛老师对于知识四象限的区分我觉得有一点矛盾的就是如果一个知识是“我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我要怎么去对它们进行总结呢?既然是我不知道的,那也就是说我没有目标,没有要去解决的对象。而如果我有了目标和对象,那这就应该变成了“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了吧?因为我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知道了的这个事情。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Notion:记录一些偏向于流程类的信息如做菜的步骤和易于被结构化的信息 ·Obsidian:尝试写周记,其他用法还在学习 ·进度条:记录追番进度 ·Joplin:存放说明书的扫描文件 ·ios备忘录:记录一些临时信息 ·Billfish:管理图片 ·MusicBee:管理音乐 ·滴答清单:时间管理 提问:有人知道用什么软件管理视频吗? --- Day1-No.67-马豪 作业day1_20230302_mh: (1)听完今天的课时后,你对知识管理,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1. 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这种概念之前日常并没有注意到,但其实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应该去加以区分。 2. 能够具体解决问题的信息才是知识。 3. 用**不同的工具**管理**不同的知识** 4. 知识管理=对知识制定规则和流程并执行=将获取的信息找寻到合适**规则**归为资料/信息/知识→将分类好的内容按照对应场景的**流程**进行使用 (2)列出你现在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5. Zotero:科研文献管理、学习资料管理、日常重要科研文档资料管理 6. Obsidian:重要信息的记录,方便快速检索;用于科研内容时形成科研流程; 7. 百度网盘:大文件的堆积库 8. 腾讯云/Picgo: 图床 9. quicker:快捷工具 10. 滴答清单: 清单、待办事项工具;重要思考的快速记录 11. 飞书妙记+EV录屏:重要会议/日常思考的录屏、录音转化成方便整理的具有时间戳的文字。  ---
栗子-助教
2023年3月2日 08:55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