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清单·主题共读」第2期——行动
【0】课前准备
【0-1】关于「行动」 主题共读
【0-2】《行动》主题共读课程表
【0-3】一个说明
【0-4】作业提交指南和注意事项
【0-5】开营仪式
【1】每日任务(每天更新)
【2】优秀作业
Day1优秀作业
Day2优秀作业
Day3优秀作业
Day4优秀作业
《反惰性》书评(全部作业)
Day7优秀作业
Day8优秀作业
Day9优秀作业
Day10优秀作业
Day11优秀作业
Day12优秀作业
《内在动机》书评(全部作业)
Day15优秀作业
Day17优秀作业
Day18优秀作业
Day19优秀作业
Day20优秀作业
Day21优秀作业
《如何达成目标》书评(全部作业)
Day24优秀作业
Day25优秀作业
Day26优秀作业
Day27优秀作业
Day28优秀作业
Day29优秀作业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书评(全部书评)
Day32优秀作业
复盘作业(全部作业)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Day2优秀作业
Day2-No.2- Crystal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书中的幻想应该特指的是乐观的幻想,指的是人一味的想象未来发生的好的一面,因此人们容易沉浸其中,而不采取行动去实施,导致愿望无法实现。我倒是觉得这个幻想作用的好坏是基于你想实现愿望的强烈程度,不强的话就只是空想,强烈的话就是动力。在《秘密》一书中有一章节提到了想象愿望实现的场景,越具体越好;在《小狗钱钱》中也提到过这个方法,把你想实现的愿望具像化,打印出来放在肉眼可见的地方,那会提醒你你的愿望还没实现,需要继续努力。用小说里面的魔作比喻,魔没有好坏,而在于使用的人心性如何。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通过乐观的幻想激发人们的行动力,但是不过分乐观,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做成某件事可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通过幻想与现实的比对,从而规避幻想的弊端,发挥其积极作用。比如我想把Englishpod学完,然后想象自己每天学一课,一年之后我可以学完所有的内容;因此在这个乐观幻想的基础上,还得考虑现实的可行性,我不可能每天都能准时完成一课,基于此调整了一下策略,一年完不成的内容换成两年,22年开始实行,24年查收成果,那么每周需要学习3.5课,周末时间留给家人,也就是工作日5天学习3.5课,具体情况再根据实施的情况相对调整,因为我们的计划不可能一次就制定地非常完美,需要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不断调整。 --- Day2-No.3-Grace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 幻想可以减轻担忧、痛苦,是伤口的创口贴;还有助于探索,寻得人的真正所求。 但同时,盲目乐观幻想后,人活力会降低,到达欣喜、平静、昏沉的状态, 此外还会扭曲我们从周围世界采集信息的方式,打破平衡,戴上不切实际的有色眼镜, 因而有必要改进、完善、好好利用它,最终=>行动才有效。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 心理比对就是在幻想美好结果后,再客观考虑到实现它的过程中的障碍(真实/贴切)。 考虑过障碍后,如果愿望还是行得通的,那就快马加鞭;若判断行不通就抽身而出。 心理比对要加上积极反馈才有效, 先关注希望,再考虑现实。 --- Day2-No.4-寅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2, 心理对比就是在我们乐观幻想的时候主动添加现实阻力,使得幻想与现实可以联系,因为人在幻想时会主动屏蔽不利的方面,这种偏激的暗示会影响我们现实中的行为,让其偏离真实。在得到这种联系后我们再定向一个美好的现实,那时成与不成就看个人毅力了,幻想也完成了自己的精神引导工作。 1,幻想是很好的精神导向工具,但在运用上绝不是像用锤子砸钉子那么简单。首先幻想不能片面脱离现实,我们应该加入现实的阻力干预,这时候幻想就是个探索工具,清晰的展示问题。当干预结束后我们应该定向回乐观,这时候幻想才回归成我们最开始认识的推进工具。 --- 作业示例 Day2-No.5-Ouwwn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幻想是人与生俱来,它既能让人具有创造性,也能让人产生惰性。 个人幻想的实现,需要有现实的基础和经验,通过大脑的模拟,并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助于推进行动力。 没有实践基础或经验的前提,幻想会让短暂的感受到心理愉悦,并可能沉溺其中。 当现实对幻想挑战巨大时,人会自然的如乌龟般,将自己封闭,拒绝行动。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心理比对: 幻想自己期待事件发生的时景象(乐观的景象),之后,结合现实,想象实现过程中的可能的障碍。 结合两者,形成对真正需要完成事件的判断。 确定后,在行动过程中,即使有挫折,行动的激情会保持。 让自己对未来不灰心,但也不盲目。 --- Day2-No.7-浩  --- Day2-No.9-呵呵哒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赋予幻想什么样的意义就需要看它具体的使用环境 - 若是用于在一个迷茫或者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一个局面当中(例如:集中营)可以满足一些低层次的需求 - 其次可以短暂的用于放松情绪 但是如果长期以久的去依赖乐观幻想,会欺骗大脑,以为自己完成了这一项任务。更重要的是固步自封不愿意打破美好幻想的结果,没有办法保持理智。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心理比对是调控和自律的工具。在美好的幻想当中,一把拉你下来,让你回到现实,是理性的思考。 它可以帮助你行动力上加码,你可以让你理智的去思考,这个愿望是否是切合实际的? 同时在不断的纠结的时候,可以果断的进行决定选择。面对重中度的焦虑恐惧的时候,利用逆序可以帮助放松 --- Day2-No.13-Apprentice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幻想在短期低频次使用有助于帮助人摆脱短期的困境,对自己短期的努力付出打一针甜味剂,目的是让自己更好的接受当下的努力是必须付出的,才能实现未来的大憧憬。如果幻想长期高频次出现,自己又不在绝对的困境低谷(集中营生死时速),那么这将削弱自己的行动力。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心理比对就像驾驭幻想的缰绳,在用幻想确定自己的远期大目标的情况下,用心理比对的方式让现实和未来的大目标反复拉扯,反复制约,在这个过程中确定行动方案,同时激发人的行动力。 --- - Day2-No.14-清缘 思考作业:(因是快速阅读,所以回答的内容未必紧扣原书)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 幻想的另名是白日梦,它有类似麻醉和催眠的效果。在严酷的环境下幻想可以暂时释放压力。长期下去会造成与现实世界产生严重隔离。再严重的可能会产生幻觉。这些都是有害无益的。 -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 先尽情地想像自己所达成的愿望,然后再急速转回直视现实分析会有哪些障碍和困难。 - 愿望和现实结合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内模拟,先进行内在模拟,并将内在模拟紧贴现实,再按照模拟进行行动。模拟-行动-再模拟-再行动,循环往复。 - --- - Day2-No.16-风中咏歌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凡事都有两面性,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幻想也一样,好的一面就是会使你的情绪高涨,对事情有了想法。不好的一面,它影响和阻碍了行动,与实践脱离。 -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心理比对是指先写下要做的一件事,要考虑做这件事顺利完成后能带给你什么,可以写下若干个关键词,如果是不能顺利完成,那是什么障碍导致这个结果的?继续写下几个关键词,在这些关键词中寻找最关键的导致你不能顺利完成的,当你得知后,你就是在真正顺利完成这件事。 --- Day2-No.17-清渺 1、幻想是人类天性,诞生于人们的生存需求,本身是中性的。 1)利:面对煎熬转移注意力;面对危机提升敏感度;短期内带来愉悦,缓解消沉情绪;把愿望映射到现实中,探索真正愿望,明晰愿望细节,模拟未来可采取的行动。 2)弊:欺骗大脑愿望已实现,逐渐沉浸在虚拟世界,片面接收外界信息。长期令人松懈,会加重消沉情绪,强化惰性,弱化或消除行动力 善用幻想特点,让愿望事半功倍。 2、心理对比是一个将“想”与“做”结合起来的思维工具。即先乐观幻想如愿的场景和结果,再考虑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关键障碍,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和正反馈,提升期望值,增强行动力,促进愿望实现。 心理对比的好处: 1)过滤:筛选并专注于一个具有可行性、共鸣性的愿望 2)杠杆:通过提升期望值,增强行动力 3)正反馈:积极反馈有效提升期望值 4)平复恐惧:缓解无根据的恐惧,预防有根据的恐惧 5)高效:耗时短,成效好 --- Day2-No.21-王静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1) 1. 幻想分为: * 以过去经历为基础的乐观期望 * 以愿望和欲望为基础的,无拘无束的幻想 2. 幻想是中性的 * 好的一面:可以消除当前的痛苦 * 无能为力时: * 可以帮助你坚持熬过痛苦的时期 * 非极端情况时: * 对于没来由的恐惧,幻想可以帮助我们享受短暂逃避现实的愉悦 * 探索更深层次的渴望,让我们变得与现实更一致 * 可以利用幻想筛选行得通的愿望和行不通的愿望 * 幻想具有杠杆作用,会放大行动力 * 幻想的正反馈会帮助我们突破自我设限 * 不好的一面 * 长期沉迷容易让人产生惰性 & 缺乏行动力 * 降低处理棘手&需要协作事情的动力 * 让人降低活力,从而影响日常生活表现 * 降低行动力(但我觉得自己已经达到目的了) * 面对没经历过的情况:扭曲我们采集信息的方式,是信息处理产生偏移(过渡关注部分事实,忽略其他事实),从而做出有失偏颇的决定 ——(2)心理比对可以帮我们筛选出切实际的愿望和不切实际的愿望,从而使我们更快地执行切实际的愿望(更深刻地理解我们的梦想,可实现的细节和正反馈越多,动力越足),更果断地放弃不切实际的愿望。 --- Day2-No.22-LX 思考作业: (1)结合昨天的阅读内容,你对幻想的看法是什么? 短暂的幻想可以让人放松下来,特别适合没来由的恐惧感,例如考驾照; 但同时,幻想会让人降低积极性,缺乏动力,甚至欺骗大脑,认为已经达成了。但成功只能靠行动起来,所以,幻想在大多数时候是负面的。 (2)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理比对。 先幻想渴望的目标,再去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一定要把可能达成的概率这个维度考虑进去,如果达成可能性高,心理比对就是动力,可以促成行动;如果达成可能性率低,就果断放弃。
栗子-助教
2022年12月1日 09:06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