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清单·阅读实训营」第1期
【★】每日课程及作业(每天更新)
【★】分享及下载
沙牛老师分享
软件下载
【0】课前准备
【0-1】关于「阅读实训营」
【0-2】阅读实训营课程表
【0-3】预习工具使用教程
【0-4】一个说明
【0-5】学习手册使用指南
【0-6】作业提交指南和注意事项
【0-7】准备物品
【0-8】开营仪式
【0-9】速读方法练习说明
【1】回顾清单
01 贯穿整个实训营的速读训练
02 谈到阅读时,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03【精读】选择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
04【精读】拿到一本书时,我们应该干什么
05 【精读】怎样才是最好的精读?
06 【精读】清单笔记法,少即是多
07 【精读】清单笔记法操作指南(增加课时)
08 【精读】精读的细节
09【主题阅读】了解主题阅读——涉足新领域的最低成本方法论
10 【主题阅读】如何有效进行主题阅读?
11 【知识管理】阅读之后,你需要管理这些内容!
12 【知识管理】阅读知识管理的方法论
13 【知识管理】阅读知识管理的工具论
14 【输出】笨蛋,重要的是回想!
15 【输出】我愿称它为——装x阅读法!
16 【输出】书评,其实是一件顺理成章的小事!
17 【速读】重点的重点:找回你的专注力
18 【速读】拓展眼球的视野范围
19 【速读】挑战更高的目标!
20【速读】扔掉默读的坏习惯!
21 【拓展】合格的阅读者,从阅读计划开始
22【拓展】如何一小时读完一本书
23 【拓展】眼睛、脑子和感受
24 【拓展】如何阅读特定类型的书?(上)
25 【拓展】如何阅读特定类型的书?(下)
26 【复盘】没有复盘的课程,不是好课程
【2】优秀作业
Day1优秀作业
Day2优秀作业
Day3优秀作业
Day4优秀作业
Day5优秀作业
Day6优秀作业
Day7优秀作业
Day8优秀作业
Day9优秀作业
Day10优秀作业
Day11优秀作业
Day12优秀作业
Day13优秀作业
Day14优秀作业
Day15优秀作业
Day17优秀作业
Day18优秀作业
Day19优秀作业
Day20优秀作业
Day21优秀作业
Day22优秀作业
Day23优秀作业
Day25优秀作业
复盘作业(全部作业)
阅读天数统计及优秀作业
【3】答疑和讨论
1.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刘胜利)
2.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yyz)
3.关于速读练习内容的问题(sherry)
4.关于速读练习的问题(麦穗)
5.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Joe)
6.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买个泡泡)
7.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jackie)
8.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jackie)
9.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刘祉佑)
10.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Joe)
11.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王静)
12.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浩)
13.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叶梓逸)
14.关于速读训练的问题(Joe)
15.关于略读的时长问题(王静)
16.关于主题阅读选书的问题(清缘)
17.关于笔记的问题(凌星桐)
18.关于阅读速读训练的问题(凌星桐)
本文档使用 MrDoc 发布
-
+
首页
Day5优秀作业
Day5-No.1-周彦 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对沙牛老师提出的知识的三维结构非常认可。在二维层面需要尽可能结构化,在三维层面需要尽可能网络化,目前自己还在持续实践、探索中。 【20221019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元智慧》 阅读质量:100% 阅读速度:850 字/分钟 练习反馈: 《王立铭进化论讲义》已经读完了,本来打算把《40 亿年地球生命简史》当做训练书来用。试了第一轮 123&321 后果断放弃,这本书不适合用作速读训练。一是内容有些时候是需要停下来思考理解的,二是书是译作,文字风格也不像本土书籍一样熟悉顺畅。 换了吴军的《元智慧》后,我原以为速度会有大幅提升,因为内容实在过于简单,但后来发现并没有。仔细思考了一下,影响速度的原因可能有: 1、阅读内容的难度。在一定范围内,难度和速度成反比。但是当难度降到自己理解力的某一个阈值时,影响速度的就是其它因素了。 2、阅读时的视野范围。正如沙牛老师的文章所言,阅读以行为单位,和以块为单位,信息输入的密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指读法是帮助把信息输入的方式从以字为单位变成以行为单位,再往上提升就有点难了。我想也是我换书以后,速度并没有因为难度降低而提升的原因。 --- Day5-No.2-Grace 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沙牛老师提出的知识的三维结构很新颖。之前隐隐有感觉,但没有系统化接触过,看的时候就想到三体,看来真的是方法不一样,维度也不一样。 【20221019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幸得诸君慰平生》 阅读质量:75% 阅读速度:805 字/分钟 练习反馈: 《如彗星划过夜空》已经读完了,换了一本更有烟火气的《幸得诸君慰平生》,有趣、好读,用来做练习书过程也很愉快。 经过几天的训练,对 123/321 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熟练,同时眼睛的焦点可以一行基本只对焦 2 次,而不是像之前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现在基本就是以逗号为分隔的短句的阅读。 但是在提速的同时,同时伴随的是理解度的降低,这一点并没有很大的改善。 --- Day5- No.2- 康仁 1.课时作业 (1)今天的课时不长,但有奇奇怪怪的知识点,所以重点在理解~ 知识结构的三维结构自我解读。 零维-点-碎片化阅读。 主要是指知识点,概念、单句。 一维-线-普通阅读 有逻辑关系的判断,比如复杂句,自然段。 二维-面-清单阅读 由知识点网络构建框架的篇章,文章,书。 三维-体-清单 + 主题阅读 由主题重建多个知识框架,形成立体结构的知识体,有思想灵魂的信仰体系。 (2)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后续内容伏笔:带着感受去学习~ 用点线面体形象地体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作者的意思和思想体系。 2.日常练习作业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阅读质量:25% 阅读速度:500 字/分钟 练习反馈:总体阅读速度没有明显提高。123 法无法倍数提升。321 法后两阶段无法完成。 疑问:提速也要逐字指读吗? --- Day5_No.4_凌星桐 (2)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通过昨天的深度阅读“初始化”,已经在脑子里大致构建了整本书的框架,知道了作者写作的逻辑,所以今天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更容易搭建阅读部分的三维结构,阅读的时候也感觉理解程度更高了。 【20221019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刻意练习》 阅读质量:70% 阅读速度:1118 字/分钟 练习反馈: 1. 根据沙牛老师的建议改了自己的训练流程,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回想,只回想个大概,再快速看书对照就预估出阅读质量,果然省了一半的时间,而且完成整个速读训练下来感觉还比较轻松,专注力和脑力都还有一半左右,说明认真回想这一步骤是真的非常耗费脑力。 2. 今天的 1-2-3 训练里,第二、三阶段还是没有完成阅读目标字数,明天要想想办法试一下更加可以提速才行。 3. 今天训练读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比较好理解的,于是到第三阶段的练习就能做到阅读速度又快理解程度又高。 --- Day5-No.8-秋冬 (1)今天的课时不长,但有奇奇怪怪的知识点,所以重点在理解~ (2)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在阅读的时候基本可以知道目前在读的内容与书里的哪一块相关。如果阅读训练时间较短,甚至能够在读完的时候说出自己读到的观点以及采取的验证。如果读的时间大于一分钟,只能做到在脑海中整理出在读部分的结构与联系。这说明了大脑短期记忆的空间和时间都是十分有限的,不断地强化刺激才有可能将其转化为长期记忆。 【20221019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高效写作的秘密》 阅读质量:70% 阅读速度:800 字/分钟 练习反馈: 今天的速度提升了,而且尝试了构建知识的三维结构,心中还是比较有成就感,准备写入成功日记中。 说实话,在完成日常待办的前提下还需要连续几天练习是有一点疲惫的,所以今天我额外关注了以下内容: ① 感受自己的小成功:看着阅读速度的逐步提升(群内打卡记录),每天阅读状态的良好都可以提升自信。 ② 给自己一点即时小奖励:给一些物质奖励,帮助习惯养成。 ③ 适当调节训练量:我觉得每天的进度尽可能跟大家步调一致,课要去听,训练也要做。如果真的有些精力不足,不妨降低完成任务的强度,比如两个训练各做一组。 --- Day5-No.19-执御道人 1.日常练习作业 【20221019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看懂经气脉络》 阅读质量:55% 阅读速度:826 字/分钟 练习反馈:不小心把测速时间调成了 20 分钟,发现还是容易分心,导致中期速度下降。不过进入状态后慢慢又恢复。 2.课时作业 (2)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尝试照着沙牛老师说的方法,把章节分解成知识点和案例,对我来说就有点像神经的结构,可以把理论当做细胞体,知识点当做突触,提取关键词或者进行联想,连接起其它章节其它书甚至其它体系的知识。这个过程确实蛮需要训练的,刚开始有点压榨脑力,速度也没法快起来。 突然意识到这次的训练需要很足的精力。希望大家也能好好休息,用最充沛的状态取得最好的学习训练效果。晚安 --- Day05-No.25-Joe 【20221019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刻意练习》 阅读质量:42% 阅读速度:1135 字/分钟 练习反馈: 1-2-3 训练法:依旧无法完成二、三阶段的目标,不过阅读速度已经稳定在 1000+ 字/分钟左右,没有再纠结阅读质量,属于读懂,但记不住的状态,快读阅读下进行记忆这一点后续课程里可能会涉及到,期待一下。 3-2-1 训练法:第二阶段超额完成,但第三阶段仍然没有完成,比上次要接近一些,整体均速已经很快。阅读质量较 123 训练法有稍微提高。 【课时作业】 一个重要的概念:三维知识结构 零维:碎片化阅读(知识点孤岛) 一维:普通阅读(没有逻辑结构,只是单一线性、流程性的关系) 二维:清单阅读(精读,知识细化,且相互之间有逻辑关系) 三维:清单 + 主题阅读(体系化、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并伴有高效输入 + 有效输出) 站得高,看得远,提升阅读维度,更易获得高效阅读体验。之前阅读的思维很明显处在一维状态,单一知识点有深度研究,但多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明确,只是线性堆积,没有延展。希望开始进入二维状态,有点儿期待清单阅读法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 Day05-No.26-Apprentice 1.课时作业 20221019 (1)今天的课时不长,但有奇奇怪怪的知识点,所以重点在理解 我觉得自己是理解知识的三维体系的,比如大学学一个专业,他就是一个大三维体系,这个体系中有各种主修的科目,主修科目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专业中的某一部分问题或者是某一部分的理论知识框架,而这些主修科目之间也是有先后学习的递进关系构成了彼此的连接。在这些主修科目中往下分各种理论知识点是比较小的单位,这些单位也有彼此联系也有更细小的证明这些理论点的举例或者论证。整个过程就构成了专业的三维体系。 (2)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在我精读和速读的过程中,我会先看这个章节的小标题或者是小标题刚开始的几句话,往往这个是总论点,然后下面会分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又有相互的关系,怎么论证这些分论点又有例证或者别的方式去诉说。大多数我读的书逻辑都比较清晰,形而上的,所以我很少去读写的散乱的没有明确思维逻辑的书 后续内容伏笔:带着感受去学习~ 2.日常练习作业 我的练习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 版》 阅读质量:看了 day 5 的课程是不是不需要在计算这个质量了,只需要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刻意提速便可。 阅读速度:550 字/分钟 练习反馈: 重新选了书以后读起来方便多了,因为是国家人卫出版社编写的,内容结构非常有逻辑,简洁明了,适合用来感觉课程中讲到的每个章节是个二维平面的阅读感受,整本书是构建了膳食指南的三维感受,因为他是按照总的原则,然后再到人的生命周期,从学龄到老年的饮食指南。 --- Day05-No.27-LX 1.课时作业 20221019 (1)今天的课时不长,但有奇奇怪怪的知识点,所以重点在理解 (2)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因为我读的是传记,所以整个结构基本上就是按照年代来,但其中又有地点的变化,出现人物以及对富兰克林的影响,几条线交织在一起,确实是立体的。 方法一直都知道,还问要用起来。 2.日常练习作业 我的练习书:《富兰克林传》 阅读质量:60%,预估。当天的内容其实还好印象挺深刻的,但是回想第一天的,已经不太记得了。 阅读速度:800 字/分钟 练习反馈: 没有刻意去加快,还是以能理解为主。而且不管是 3-2-1 还是 1-1-1,都做不到 2 倍,3 倍,顺其自然吧。 --- Day5-No.28-石林辉 感受:现在看书不是拿起来就直接看,今天看的章节先花小半时间去理解整体内容,以及知识框架。这个理解了之后再手指的时候每读一小段都会清晰的了解当前小段处于知识框架的哪个节点。所以还会是有读着读着就忘了前面的内容,但是框架还是记得,所以暂停个三五秒之后还能跟上。 2.日常练习作业 【20221019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商业至简》 阅读质量:70% 阅读速度:500 字/分钟 练习反馈: 我是按章节来读的,近几次的联系每次都是练习一个章节。所以总字数差不多,今天读的章节会认为作者描述的场景有其局限性,有部分描述自己当前的认知会有更好的系统步骤内容来落地。 今日感受:在放下前几天对于指读的过度理想化之后,会发现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原本以为采用了这个好方法会自然而然的看书速度飙升,同时过目不忘! 实际上回顾自己之前精读的时候,读完回想自己也完全做不到,而且真正的自己逐句精读花的时间会比当前至少多一半 所有的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不能过于迷信了解了一个技巧就能马上能成为大神;进一寸有一寸的惊喜!想通之后心态完全平和了,效果和进度当前很满意了。这就是本次练习最大的收获吧 --- Day5-No.30-清缘 (1)今天的课时不长,但有奇奇怪怪的知识点,所以重点在理解~ (2)日常练习时,尝试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结构,并分享你的收获或感受。 所谓三维结构,我理解有这几个方面: 1、作者的论点及其案例、论据和论证过程。 2、与作者其人、创作和时代背景作进一步思考。 3、阅读、理解、笔记、复习、消化、实践、输出,做阅读的闭环。 将阅读所得做回想和复盘,并与自己原有的认知体系进行碰撞、交汇、重塑和迭代。 阅读前带着新奇,阅读时创造心流,阅读后快乐复盘,最后是实现认知升级迭代以至状态更新。 【20221019 我的阅读效率】 我的练习书:《好好学习》 阅读质量:70% 阅读速度:410 字/分钟 练习反馈:待总结。 --- Day05 - No.31 - 王静 https://pan.sandox.top/s/enCL
栗子-助教
2022年11月24日 10:31
转发文档
收藏文档
上一篇
下一篇
手机扫码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转发分享
复制链接
Markdown文件
分享
链接
类型
密码
更新密码